以教育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本质上讲,教育是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产生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的界面及焦点,全球化议程本身也在不断地影响并塑造着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2022年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复杂,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中国教育战略与全球教育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践行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复杂。2023年,中国教育依然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的主轴下迈向新的阶段,直面共同的全球背景所带来的新的契机和挑战。在新冠疫情和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对中国教育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强调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并不是对世界格局与形势的象征性提及,而是意味着要通盘考量如何以世界的眼光审视并安置中国教育的若干议题。这里我们着重展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教育需要讨论的一个议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该议题透过“世界眼光”打开了中国教育的话语版图,在全球教育及其治理体系的概念丛林中具有理论上的阐释力。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致于教育必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但这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自身的力量。作为一种由中国提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教育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涉及到新世界观教育、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地缘(亚洲)命运共同体教育、丝路精神教育、上海精神教育、一带一路精神教育、地球生命共同体教育、海洋命运共同体教育、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教育、人类安全共同体教育等诸多内容,它是中国教育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中国定力的一个有力因素。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教育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领域是中国地缘教育。它既是教育政治学的理论延伸,亦是地缘政治视域下开展跨境教育合作、扩大教育开放格局的必要依托,2023年需要持续关注地缘教育该如何服务于中国在世界局势中的价值。地缘教育要发挥积极的国家软实力的作用需要进行系统化推进,既要做到对地缘国家教育需求的了解,并使之能够成为推进地缘教育的依据,又要融入教育体系的各种关键因素,致力于以教育的竞争优势提升地缘教育所在的陆地边境县的吸引力。地缘教育所在地往往也是作为国际门户的口岸所在地,借助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吸引力,促进口岸地区教育的深度合作,是一件必需做的事情。这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从国际关系的宏观格局作出的一种视角的转换和教育范式的转型。当然,从价值角度来看,地缘教育的独特作用还在于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能够基于地缘文化的背景促进不同制度国家间人文、思想、文明、文化的交流和人心相通。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教育亟需应对的一个挑战是为教育的“卡脖子”解困。在科技核心尖端领域教育的保护主义、科技人才交流的国际单边主义、科技学术话语的霸权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恶意渗透等对中国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卡脖子”“卡嗓子”“卡脑子”等的不利局面下,我们需要从传统的中国高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红利中走出来,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抓紧自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家解决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提供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在过去,甚至更久远的时代,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教育的清单制裁现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互连接所带来的全球教育格局之变。2023年,教育的世界依然会这样的“封闭”,而中国教育却依然要向世界“开放”,重要的是,高科技领域的教育主导权要自己掌握。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教育更引人注目的主题应该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下中国教育的世界力量。全球发展倡议是解决全球发展中的贫困、信任赤字、人道主义危机、气候变化、和平和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问题的一种方案,展现了中国为全球发展持续贡献智慧的大国担当。在全球教育变革中,中国教育要充分展现历史悠久的中国文明和独特的中华文化内涵,通过引领全球教育改革的途径来领导世界、影响世界。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开展世界和平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选择必然性,以此打开了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这与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对外扩张的现代化道路不同。
中国教育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充满着机遇。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正如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一样,世界需要中国教育,中国教育也需要世界。中国教育将会在世界发展中更加突显其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发展中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增长,中国教育的领导力、影响力也必然随之增强。中国教育既需要中国底色,也需要世界眼光,2023年乃至未来中国教育的世界模式也会形成,这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努力。
作者:朱旭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