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新医科助推医学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3-09-25 点击次数:10 发布部门:研究生学院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呼唤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新医科教育顺应时代需求应运而生。例如,北京大学依托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将“临床医学+X”作为战略性交叉学科布局,以临床医学需求为牵引,打破学科壁垒,全面推进新时代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借助工科优势,打造高水平的医工交叉平台,创新性实践“X+医学医学+X”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新医科教育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战略的号召,适应科技革命的新发展,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提质培优的内在需求。

  新医科产生的背景

  面向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大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促进医科教育除旧布新以作为有力支撑,加强全周期、全人群和全领域覆盖的新医科建设。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部分,新医科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打造高层次、创新型的医疗人才队伍,增进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和融通,开展联合攻关并产出重大成果,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加速建立数智化、立体化、持续化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从而真正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健康公平的基本实现。

  顺应科技革命进步的发展态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医学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人机协同交互技术可以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通过动态追踪和长效管理可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医疗服务,依托海量数据和科学算法可以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实现预防、救助、治疗一体化建设。而新医科教育正是主动对接全球工业革命4.0和生命科学革命3.0的战略性工程,亟须将新思维、新技术和新工具融入办学理念、组织运行以及体系建设之中,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强虚拟体验与现实操作的贯通,拓展教学、科研等各类资源,从而推动医学教育以科技为纽带增进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共生。

  契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新医科建设作为“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一流大学教育、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它致力于以先进理念、前沿科学与关键技术为引领,创新知识的生产、整合与应用模式,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架设桥梁,对于深化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新医科教育通过有组织和系统化的革新,能够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立自主知识体系、促进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医科具有的特征

  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医科强调多领域、多学科的聚合。一方面,在医科内部减少隔阂、增强统整,加强基础、预防、临床、护理、康复及药学等学科之间的互补性与交叉性。另一方面,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需要增进沟通、谋求合作。医学与人文社科的交融有助于以一种全局性的思想来超越传统生物学意义上的医学建设,与理工学科的协同可以为智能诊疗、医用机器人和新型医疗材料的创新拓展空间,由此既有利于解决既有问题,又能够不断发现新的生长点。以学科交叉为引领,医学教育可以改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弊病,提升面对跨部门复杂综合问题的应对能力。

  全生命周期覆盖。新医科要涵盖和关注生命的整个周期,不仅关注疾病的医治,还要立足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形成相应的策略,提供全过程的防治机制,推进医疗、卫生和健康的密切结合。由此,新医科教育需要围绕全生命周期的议题,引导学生以动态化和系统性的思维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形成综合素养。同时,要着重分析和破解医疗体系面对的多种疾病共存、多类影响因素叠加的紧迫局势,重点研究和突破各领域相互衔接或彼此交织中的短板、弱项和难点,以促使新医科能够真正贯通于生命的始终,不断拓宽服务的广度及深度。

  基础临床相结合。新医科不仅关注基础研究和实践领域,还力图建立一种两者相互结合的科学体系,体现出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新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医学发展中基础与临床相互脱节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二者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导致各自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新医科谋求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体化建设,致力于充分释放和激发各相关主体的创新活力,增强高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间的深度对接,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面向实践不断深化质量改革。

  新医科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医学院校的实践和探索使得新医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当前新医科教育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需要谋求多方面的突破。

  医学教育改革的多方协同。新医科建设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构建政府政策支持、院校专业教学、医院实习规培、行业服务引领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统一各方理念,明晰各方权责,协调各方工作,从而保障医学人才各培养阶段的无缝衔接。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对标临床医学岗位胜任力,以培养质量为生命线,由多元主体共同修订完善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医学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标准,构建多维动态的新医科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以评估结果为导向的奖惩机制。

  基于胜任力的整合课程改革。课程体系要改变重治轻防的倾向,在临床与基础、临床与公卫、医学与理工文之间建立联系,将多学科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要不断谋求创新,比如借助模拟技术来增强教学的体验性,建设智慧教室加强个性化的指导以提升学习质量,通过大数据提供及时的结果反馈与动态的长效追踪。同时,增强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让学生在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部门等多样场景中实践锻炼。在专业改革方面,需要重组原有专业并设置新兴专业,以适应医学多学科交叉趋势,立足生命全周期理念,顺应行业发展态势。

  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建构。医学院校应引导教师从“单科独进”走向“跨界融合”,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确立“教师跨界发展”新理念。师资队伍建设应打破知识、部门及机构的边界,鼓励团队合作授课、资源要素共享、人员双向流动互助培训,并形成相对完善和动态调整的人事机制。在建设新医科师资队伍时,既要注重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又要强化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自主培养;既要关注教师的理论知识与行业经验提升,又要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要立足本土优势,又要不断拓展全球视野,重视为教师成长创设多样化平台。

  新兴信息科学的技术融入。传统医学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促使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一批新专业不断涌现出来。此外,医学院校也开始引入VRARMR等虚拟技术,让学生在逼真的全沉浸式的教学场景中进行更高效、更安全的医学实践,利用智能型人机交互式信息系统模拟医学专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同时,教师也应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对医学教学的变革需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重构医学教育新生态。通过医学与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通,培养 “医学+”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管理创新。为了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各级政府需要强化责任并提供专项支持。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合作,在尊重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新医科理念为指导,共同推进执业资格考试、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等方面的改革。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也要立足自身优势,完善办学模式与管理方式。特别是对于临床医学类专业,需要增强医教协同,通过建立委员会、共同治理、资源共享等途径破除障碍、增进联系、实现整合。

本文作者:陈新民,浙江树人学院副校长、研究员;高飞,浙江树人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姜敏敏,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